最高人民检察院4月23日召开“以高质效知识产权检察履职 服务高水平科技创新”新闻发布会知识产权。发布会披露,最高检经研究并报中央机构编制会办公室批复同意,在最高检经济检察厅加挂“知识产权检察厅”牌子。
在发布会上,最高检还发布了《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白皮书(2024)》知识产权。白皮书显示,2024年,检察充分履行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深化知识产权综合保护。2024年,全国检察共受理审查逮捕侵犯知识产权13486人,受理审查33805人,同别上升5.9%和10.2%。类型相对集中,受理审查侵犯商标权类占比81%,侵犯著作权类和侵犯商业秘密类数量持续增加,增幅较大。共同特征明显,侵犯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中共同占比均在80%左右。
检察对知识产权民事生效裁判提出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546件,对民事执行活动情形提出检察建议205件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量持续增长,检察提起公诉的中,权利人提出附带民事诉讼1085件,同比上升70.6%。对知识产权行政提出监督意见77件,同比上升32.8%。
最高检提出抗诉的惠州市顺某科技公司与国家知识等商标权撤销复审行政纠纷抗诉案等,法院均再审改判,采纳抗诉意见,促进了执法司法标准统一知识产权。受理行刑反向衔接2049件,向行政提出检察意见1280件1770人。2024年,检察共立案知识产权领域公益诉讼896件,提出惩罚性诉讼请求34件,同比上升36%,推动惩罚性制度有效落实。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公益诉讼持续加强,共立案60件,同比上升81.8%。
白皮书还显示,检察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关键核心技术,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为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环境,服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知识产权。
2024年,共受理审查侵犯商业秘密163件385人,数同比上升12.4%知识产权。加强技术类权利基础审查,提升民事行政诉讼监督质效,推动提高知识产权创新创造质量。在服务文化强国建设方面,检察持续加强刑事保护和民事行政监督力度。
2024年,共受理审查侵犯著作权类3266人、2090人,同别上升18.9%和27.4%知识产权。最高检会同国家版权局等五部门,联合挂牌督办60件重大侵权盗版,共同加强办案指导。各地检察依法惩治涉网络侵权盗版,准确认定行为性质,深挖网络传播链条,维护网络文化市场秩序,营造清朗网络文化环境。稳妥探索知识产权公益诉讼履职范围,加强文化领域公共利益保护,助力赓续中华文脉。
与此同时,检察依法有效平等保护企业和企业家权益,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知识产权的行为实行同责同罪同罚知识产权。加强对涉企知识产权立案监督,依法惩治企业关键岗位人员实施的侵犯知识产权,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原始创新保护力度。深化推进恶意诉讼专项监督,积极参与对恶意抢注、囤积商标、滥用诉权、虚假诉讼等突出问题的共同治理。
(总台央视记者 程琴)